本文作者:819848

4分钟一班车,京沪线成了打工人的地铁线?

819848 06-17 11
4分钟一班车,京沪线成了打工人的地铁线?摘要: 京沪线的氛围,和其他的高铁、航班都截然不同,准确的说,是“班味”太浓。高铁的小桌板上,亮晶晶地闪着一个又一个电脑屏幕,上面显示的不是excel表,就是ppt页面。连车厢里的声音也是...
微信号:19835369359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
京沪线的氛围,和其他的高铁、航班都截然不同,准确的说,是“班味”太浓。
高铁的小桌板上,亮晶晶地闪着一个又一个电脑屏幕,上面显示的不是excel表,就是ppt页面。
连车厢里的声音也是不寻常的,这里很少有手机外放看视频、儿童尖叫或欢乐的叫喊,多的是打工人压低了音量讲电话的絮语。一片安静的氛围里,高铁座位也成了临时工位。
在机场的登机口,京沪线的一个知名奇观是:优先通道排队的人,居然比普通通道还多。航空公司的贵宾会员们、头等舱公务舱的乘客们,在机舱里坐得满满当当。
即使是再早的航班,也不缺背着包的打工人,甚至这是最受欢迎的时刻之一,毕竟中午到了就能开展工作,非常适合时间有限的出差党。
最短4分钟一班高铁、15分钟一班航班,京沪线上的“班味”,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么浓的?
京沪线客流最大,赚钱最多
我们查询发现,仅在6月11日这天,往返北京和上海的直飞航班就有超过120个,最早从7点出发,最晚到22:30,坐飞机宛如坐公交,将中国最大的两个城市紧密相连。
北京和上海各有2个机场,交叉成4条航线,其中北京首都=上海虹桥最受欢迎,工作日经济舱的票价经常超过千元,不少优质时刻还动不动卖出了2000元以上的全价票。
而海南航空的票价相对较低,工作日的北京首都=上海虹桥航线还有百元级的价格,加上海航一向以服务好而闻名,成了不少打工人的出差首选。
要说航班多,还得看东方航空,占据了京沪线接近一半的量。航班管家提供给我们的数据显示,2024年1月1日至5月28日期间,东方航空的航班量占比是42.9%,超过中国国航(28.1%)、海南航空(10.2%)和南方航空(8.3%)。
打工人的概念,在民航领域叫“商务人士”,京沪线也就成了“商务航线”的代表。早在2006年,京沪线的旅客运输量就达到418万人次,占整个民航旅客运输量的2.98%。
京沪航线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国内商务航线,航班管家数据显示,2024年以来(截至5月28日),京沪杭线的航班量达17491班,客座率为78.9%。
高频次、高运行效率、高服务标准的空中快线,一直都是航空公司的明星产品。2007年8月,民航就推出了“京沪空中快线”,由国航、东航、上航、南航、海航五家航司共同实施,旅客可以使用专用廊桥、简化手续、随到随走,在不同的航空公司的航班之间自由签转,缩短旅行时间。
如果说民航出行仍然相对小众,那么京沪高铁的开通,加快了两地以及沿线的人员往来,也将京沪线的“班味”逐渐推到顶峰。
2011年开始运营的京沪高铁,可以说是荣誉满身——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、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、也是世界上客流最大的高铁线路,最高峰的2019年发送旅客达2.1亿人次,以中国高铁3.7%的营业旅程完成高铁9.3%运量。
客流量很大,于是京沪高铁的盈利水平也很强。
尽管总投资达2200亿元,是1949年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,但开通三年(2014年)即实现盈利,2018年的利润第一次突破百亿,是中国少数能够盈利的高铁线路。
京沪高铁目前执行浮动票价,类似民航,不同出发时刻、用时的班次价格不一,我们发现,北京=上海二等座票价最高达667元,4.5小时到达;最低526元,耗时6小时。
翻看财报,近年京沪高铁(601816.SH)的年利润都在百亿级别,并且持续增长,2019年达到顶峰,当年营业收入329.42亿元,净利润119.4亿元。
受到疫情影响,京沪高铁业绩明显下滑,甚至在2022年第一次出现亏损,当年亏损达15.52亿元。不过随着2023年的客流量明显回升,业绩也快速反弹,2023年营收406.83亿元,创下历史新高,同时扭亏为盈,115.46亿元的盈利是历史第二高。
最短4分钟发一班车,京沪高铁已经是国内运量最大、运输最繁忙的高铁。2023年发送旅客2.26亿人次,超过了2019年的水平,也创下开通后的历史最高记录。
为缓解压力,京沪高铁二线已经全面开工建设,有望在2028年中旬全线通车。
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“京沪线”
尤其在亚洲
京沪线的两头,连接着中国最富裕、人口最多的两个城市。
2023年,上海、北京、深圳GDP分别为47218.66亿元、43760.7亿元和34606.4亿元,稳居全国城市前三名。 其中,上海和北京也是唯二超过4万亿元的城市。
在人口方面,截至2023年底,上海的常住人口是2487.5万人,增加了11.56万人;北京以2185.8万的常住人口数排在中国第二,有1.5万人的小幅增长。
因此不论铁路还是民航,庞大的人口和经济基础下,京沪线都是中国最繁忙、也最赚钱的航线。
不止在中国,很多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“京沪线”,尤其是在亚洲。
临近的越南和中国的格局最为类似,首都河内位于北边,最大城市胡志明市位于南边,两大城市之间串联起越南的一群城市,河内=胡志明线也是越南最忙碌的线路,满满都是穿梭两地的打工人。
不过越南还没有高铁,连接河内和胡志明市的南北高铁项目酝酿了十几年之久,但还没有落地。这条线路长达1559公里,比中国的京沪线(1318公里)还长,投资费用预计会超过648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4734亿元),建设成本过于高昂。
飞机成为最实际的选择。越南航空局统计,2023年,河内=胡志明市航线客运量超900万人次,占国内客运总量的22%,也就是说越南每5个人坐飞行出行,就有1个人在河内与胡志明市之间往返。
河内=胡志明市航线上,2023年的航班数量近4.3万班次,日均往返航班60班次。竞争也十分激烈,越捷航空、越南航空、越竹航空等多家国营和民营的航空公司在这里耕耘。
再比如,澳大利亚也有自己的“京沪线”。墨尔本=悉尼航线连接南半球的两大重要城市,尽管航线距离为706公里,飞行时间仅1.5小时,但航班量、客流量同样十分巨大。
这条航线吸引了众多航空公司,既有全服务航司澳洲航空,也有廉价航司捷星、维珍等,因此票价相差悬殊。以6月1日这天悉尼飞往墨尔本来看,最贵的航班票价约2000元,最便宜的仅需440元,凸显航司之间品牌以及服务的差异性。
由于高铁分流的影响,我们留意到,尽管京沪航线是中国最繁忙的航线,但在全球最繁忙的国内航线榜单上排在第6位,次于墨尔本=悉尼(第5)以及河内=胡志明市(第4)。
全球最繁忙的国内航线前三名在哪里?答案是:被日韩全部包圆。
根据全球旅行数据提供商OAG测算,韩国的济州=首尔、日本的札幌新千岁=东京羽田,以及福冈=东京羽田,分列第一二三位。
类似从中国北京飞到三亚,济州=首尔航线连接韩国首都和海岛目的地济州岛,自2019年以来,该条航线一直是全球最繁忙的国内航线。多则40分钟,少则5分钟就有一个航班,充分反映了韩国人对海岛生活的热爱。
回到中国的情况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之间的高铁/飞机,都是商务线的代表,人员往来密集,票价也相对高昂。
不论中国还是全世界,那些客流最大、赚钱最多的线路,都离不开一个个打工人的奔波。而更快的到达、更好的服务,也是打工人的期待所在。
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

作者:819848本文地址:http://8thw.com/post/27664.html发布于 06-17
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政信网